兒童保健 - 小兒推拿按摩, 小兒湯包, 天灸療法

小兒推拿按摩

我們選用其中對兒童腦病療效較好的穴位, 適用於家庭康復施用, 對腦病患兒有促進康復作用.

腰背部穴位
一、脊
【別名】脊樑。
【位置】後背正中,整個脊柱,從大椎或後發際至尾椎的一條直線。
【操作】脊柱推拿十法(捋、揉、點、按、啄、推、捏、振、叩、擦)。
1. 以中指或拇指指腹從上王下推揉稱捋脊,動作緩慢,力度深沉,操作3~5遍。
2. 用掌根從上至下之為揉脊,操作3~5遍。
3. 以拇指或中指端置於脊上的壓痛點點按,稱為點脊。點10次左右。
4. 用全掌或掌根置於脊柱之上,從上至下逐一按壓,往返3~5遍。
5. 五指並攏成梅花形,用指尖節律性擊打脊柱稱為啄脊,往返3~5遍;重點部位久啄。
6. 推法:以大小魚際間的凹陷正對脊柱,從上至下或從下至上推之。推50次左右。
7.  捏法:捏脊療法,見手法章。
8. 用全掌或掌根吸定於脊柱,做靜力性的振顫,從上至下往返振1~3遍。
9. 用拳眼或拳背節律性擊打脊,往返叩擊3~5遍。
10. 用全掌緊貼脊柱,然後做快速直線往返運動,以脊柱透熱為度。
【功效】扶正祛邪,強腰骨,促生長發育。
【應用】
1. 治療要穴。臨床有疑難雜症取之脊之說。廣泛用於脾胃系、腎系和肺系病症。攻補兼施。
2. 保健要穴。經常運用,能增強體質,增益智力,增加小兒協調性和靈活性。亦能增加臟腑功能。
3. 用於脊柱本身的疾病,如側彎、龜背、略形等的預防。治腰背疼痛有效。
4. 上述操作為各地運用之總結。臨証時應根據病情合理選擇。

頭面部穴位 一、天門 二、坎宮 三、太陽
  四、耳後高骨 五、囟門 六、印堂
  七、頰車 八、人中 九、廉泉
頸項部穴位 一、風府 二、啞門 三、風池
胸腹部穴位 一、腹    
腰背部穴位 一、脊    
捏法 【技術要領】 【臨床運用】 【注意事項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