兒童保健 - 小兒推拿按摩, 小兒湯包, 天灸療法

小兒推拿按摩

我們選用其中對兒童腦病療效較好的穴位, 適用於家庭康復施用, 對腦病患兒有促進康復作用.

【臨床運用】
1. 攻補兼施,強身健體的小兒推拿常用方法。
2. 作用於脊柱兩旁和脊柱正中。脊旁有五臟俞穴(背俞穴),正中為督?所居。故有很好的調理臟腑功能的作用。用於體質虛弱,尤其以陽虛和氣虛為宜。如肺虛之反覆感冒、虛喘和哮証緩解期,脾虛之厭食、消瘦、嘔吐、泄瀉、脫肛,腎虛之遺尿、小便頻數、耳鳴耳聾等。其能明顯增強體質,用於兒童保健有效。
3. 為強刺激手法,長於化積,化痰,行水。用於飲食停積、痰飲、陰寒証的治療。尤長於治療疳積,臨床又有“捏積”之稱。
4. 兩種捏脊療法的操作方法和作用部位有別。由於人類手的慣常定式使第一種術式主要刺激脊旁,第二種術式(馮氏捏脊)主要作用於脊柱正中。脊旁多與夾脊穴和背俞穴有關,正中則更偏重調理督?。
5. 作為流派的“馮氏捏脊療法”,幾乎所有小兒都適用。

頭面部穴位 一、天門 二、坎宮 三、太陽
  四、耳後高骨 五、囟門 六、印堂
  七、頰車 八、人中 九、廉泉
頸項部穴位 一、風府 二、啞門 三、風池
胸腹部穴位 一、腹    
腰背部穴位 一、脊    
捏法 【技術要領】 【臨床運用】 【注意事項】